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子论教(5K4)-《尊师孔仲尼》


    第(2/3)页

    如果一开始学习便考察学生,那么学生便会朝着教师考察的方向发展,因此也就无法识别他们的长处与短处。

    如果给学生留出一整个春天的充裕时间,就可以让他们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去学习,从而分辨他们的志向与才能了。

    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先观察,而不要事先告诉他们什么,以便让他们可以用心思考。

    年长的学生请教老师,年少的学生要注意听,而不要随意插话询问。

    因为学习讲求的是循序渐进,只有把现有的东西学扎实了,才可以向上谋求进步。

    千万不要让学生养成贪图冒进的脾气,抛弃基本的,而去追求高难的。

    如果他们树立起了‘以艰涩为贵,以朴实为耻’的观念,这样教育出的学生,只会变成华而不实的小人。

    凡是学习,立志做官的,要先学会办事。立志成为士人君子的,要先立下志向。这说的这个道理!”

    孔子说到这里,不止孔鲤做笔记,就连宓不齐、冉求、巫马施、漆雕开等人也开始掏出纸笔开始做起了记录。

    大家都知道,论起做老师,鲁国恐怕再没有比夫子更专业的了。

    今天这堂课上讲的全是干货,稍微整理一下,就可以用在各邑的乡校管理上,这也由不得众位邑宰不上心。

    孔子看到学生们这么认真,也讲开心了。

    于是又继续补充道:“你们在各邑开办教育,一定要注意,学校中的教育活动,应当遵循时令进行。

    每个时节,都要安排不同的正式课业,而不是固定死板的进行布置规定。

    学生休息的时候,也要给他们布置课外作业。

    如果学生课外不学杂乐,仅仅凭借课上教授,是不可能把琴弹好的。

    如果学生课外不学习乡民常唱的歌谣,他们在课内难道能领会诗文中所表达的思想,诗的作者究竟是想要表达怎样的含义吗?

    如果学生课外不亲近各项生产生活,不去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常识,那他们就算学会了礼仪,也不可能明白为什么制定这样的礼仪。

    由此可见,学生不学习各种杂艺,就不可能正确的对待所学的正课。

    所以,君子对待学习,课内受业要认真学好正课。

    在家休息时,也要学好各项杂艺。

    唯有这样,才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与民众交朋友,并深信所学之道,尽管离开师长的教导,也不会违背所学的道理。

    这就是所学的东西和所听到、所看到的东西能够得到统一,所以学生所做的行为必定会合乎道义,所坚守的意念也必定不会受到动摇。

    这样的人,才是国家和民众所能依靠的君子啊!”

    孔忠听到这里,皱眉问了一句:“叔父,如果按您所说,那天底下的君子应该很多才对啊!可现如今,君子为什么这么少呢?”

    孔子听到这里,叹息着摇头道:“因为现如今的教育者,并不是这样做的啊!

    现在的教师,教导学生,单靠让他们朗诵课文,大量灌输,一味地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他们不能安下心来求学。

    教学生时,也不能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学的方法违背了教学的原则,提出的要求不合学生的实际。

    这样,学生就会脱离实际,并痛恶他的学业,怨恨他的老师,苦于学业的艰难,而不懂得学习的好处。

    这样一来,他们纵然学习结业,他所学的东西也必然忘得快,教学的目的也就达不到,其原因就在这里啊!”

    颜回站在门前,听到这话,忽然有些惭愧。

    他想了想自己心中的疑惑,又想了想鲁国现如今的局势。

    他喃喃道:“我是否像是夫子所说的那样,单单是读了诗书,然而却脱离了实际呢?”

    宰予还不知道颜回的内心正在极度挣扎,他还在手捧小本本抄写着夫子的教诲。

    现如今,虽然他只有三个学生,但好歹也算是个教育者。

    再加上他的学生又都是未来权倾一方的大人物.

    赵毋恤执掌晋国赵氏,公输班是天下巨匠,还没有见面的季孙肥则是季氏的继承人。

    如果他教育不好这三位,使得学生们变成了不仁之人,那宰予将来可是得背大锅的。

    所以,宰予又怎么敢不谨慎对待呢?

    他开口问道:“夫子,所谓的因材施教,我可以理解。但成为一个成功的老师,恐怕不是仅靠这一点就可以做到的吧?”

    孔子一看提问的是宰予,也觉得情况有些棘手。

    季孙斯打算把孩子送到宰予那里接受教导的事,他也听说了。

    但宰予这个学生,就连他那些饱读诗书的同窗有时都无法理解,更别说还未及冠的孩子了。

    如果季孙肥去宰予那里学习,好的地方他没有学会,倒是把宰予的臭毛病给学了个通透,那鲁国的未来可就……

    孔子思考再三,慎之又慎,终于给宰予总结了几条教育的根本之道,让他如数照做。

    “教学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在学生的问题还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范,这叫预防。

    教学恰到好处,这叫做抓住了时机。

    不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学,这叫做合乎顺序。

    观察学生,发现好的地方就表扬他,这叫做慢慢培养。

    而教育的失败,同样有六点原因。

    学生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再想让他改悔,就会出现不易攻破的趋势。

    学生错过了学习时机,即便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

    施教者杂乱无章而不按规律办事,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

    做老师的一个人瞑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形成学识浅薄,见闻不广,所以无法教导好学生。

    学生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必然会违逆师长的教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