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正中的那一百亩田地,則作爲公田,由八户人家一同耕种,公田的收入上缴國家,交给公室分配使用。 后来的情况,是个人都能猜出来。 私田精耕细作,公田随便应付交差。 久而久之,公田的收入越来越少,很難满足国家的日常用度。 各国的公室穷得荡气回肠,但有一句话叫做穷则思变。 面对愈发拮据的财政状况,各国纷纷祭出了改革措施。 首先进行改革的,依旧是来自齐国的那个男人。 管仲推出了‘相地而衰征’的新政策,主要内容大致是:将全国的田地,不分公田、私田重新进行统合,再将农户平均分配到土地上进行耕作,并根据土地肥沃程度、作物产量高低,按照梯度收取租税。 不过管仲的改革,终究还是在土地公有制的范畴下进行的。 但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浪。 作为齐国的邻国,鲁国看到隔壁齐国因为改革获利后,也动了更易祖宗之法的心思。 鲁国的先君鲁宣公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个颇具开创性的伟大设想——初税亩改革。 初税亩改革,既吸收了管仲改革的成功经验,也有推陈出新的措施。 初税亩的主要措施是,今后不止公田的税收要上缴国家,私田也要抽取十分之一的收成交给公室。 当然,如果仅仅只有这两条,那初税亩就不叫做改革,而是单纯的加税了。 鲁宣公为了劝说国内的公卿大夫以及普通国人同意改革,还另外做出承诺: 寡人知道你们在耕作私田之余,还额外开辟了不少没有登记的私田,这些新开垦的私田,以往国家是不承认的。 但只要你们同意初税亩,那这些新开垦的田地只要按时缴纳了十分之一的田赋,也可以正常登记了。 鲁宣公这几句话,看似只是轻飘飘的同意为新田地登记造册,但实际上却是承认了鲁国境内的土地私有化。 因为这些新田一旦正式登记,就可以随意买卖交易。 所以从初税亩改革开始,鲁国的土地公有制就等于正式宣告瓦解。 在鲁宣公施行初税亩改革之后,各国纷纷跟进,代表了土地公有制的井田制也正式宣告退出历史舞台。 而华夏历史上,持续了两千余年的土地兼并,则从此拉开了序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