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范文子回答说:‘有位秦国来的客人在朝中讲隐语,大夫中没有一个能够回答出来,我晓得其中的三条。我为了给国君和诸位大夫作答,所以才回来的这么晚。’ 范武子听完发怒道:‘你这个不懂事的小子!大夫们不是不能回答,而是出于对长辈父兄的尊敬,所以才在互相谦让。 而你,不过是个刚刚及冠的毛孩子,却在朝中三次抢先,掩盖他人的功劳,抢别人的风头。如果不是我还活着,你恐怕早就遭殃了!’ 说完,范武子就提起手杖打儿子,把范文子玄冠上的簪子都给打断了。” 孔子说到这里,意味深长的望着宰予的眼睛,看得他心里直发虚。 “予啊!范武子之所以生儿子的气,就是因为范文子只懂得不让,而不明白当仁的道理。 奉行仁义之事时,绝不退让的是君子。 而在所有事情上,都不退让的,则是小人。 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要和你说这段话了吗?” 宰予听到这里,心里直犯嘀咕。 在卫国时,蘧伯玉劝我明哲保身。 回了鲁国,夫子劝我适度退让。 难道是我最近风头太盛,所以有人想搞我?! 但还不等宰予想明白,孔子又开口说道。 “不过你所说的当仁不让,却同样是值得称赞的。 我听说君子有三种担心。 没有听到知识时,担心听不到。 听到知识以后,担心学不到。 学了知识以后,担心不能实践。 所以,与之相对的,君子又有五种耻辱。 有德行而没有相应的言论,君子感到耻辱。 有言论而没有行动,君子感到耻辱。 好不容易修养了德行,然而又失去了,君子感到耻辱。 土地有余而民众却不富足,君子感到耻辱。 大家的任务相同,而别人的功绩比自己多一倍,君子感到耻辱。 这三种担心,五种耻辱,是君子的立身之本,你一定要谨记在心啊!” 宰予被说的一愣一愣的。 不对啊! 我不是准备把夫子架起来吗? 这怎么还被他反架了? 夫子今天对我说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难道他已经全都知道了? 还是说,夫子是在试探我,又或是激励我? 宰予正想开口问话。 谁知学社的看门人却突然走了进来,来到孔子的面前恭敬拜道:“夫子,国君请您过去一趟。” 孔子闻言起身,冲着众人说道:“那今日就到这里吧。虽然你们事到如今都已经出仕为官,身上肩负着治理民众的重任,平时公务繁忙,但也不能忘记温习旧日的知识,学习新的道理啊!” 学生们纷纷起身,起身送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听了,笑着冲他们拱手拜别,随后便出了学社,登上马车,朝着公宫驶去。 学生们目送着孔子离开,一个个忍不住长舒一口气。 “吓死我了!” “夫子对子我说的那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看破不说破?夫子难道已经知道我们打算干什么了?” “不可能,这件事只有我们几个知道,你觉得我们会泄密吗?” “以夫子的智慧,或许子渊问问题的时候,他还不太清楚。但等到子我问的时候,他就算无法完全了解,最起码也能猜个大概出来。” “这么说,好像有点道理啊!怪不得夫子要举范文子的例子,说君子重要得是当仁,而不是不让。夫子恐怕是猜出来我们打算做些什么,但又无法确定。所以才告诫我们以仁为本,不要去做那些纯粹好勇斗狠的事情?” “说回来说回去,子渊,你没事瞎问什么?” 颜回听了,只感觉到有些冤枉:“我……” 巫马施听到有人指责颜回,连忙出声道。 “这也不能怪子渊。我现在也在想,我们用发动内乱的方式驱逐阳虎,这到底是当仁多一些,还是不让多一些呢?” 宰予见他们犹豫,只是笑道:“自然是当仁多一些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