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少年强则国强-《我叫大丈夫》
第(3/3)页
若是一个国家的年轻人永远充满了实力,充满了朝气,那么,国家就有接班人,就有后来者,就不会在某个历史阶段陷入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从而走向衰败。
明明是很通俗很浅显的道理,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哲学含义在里头。
所以,王阳明很直接道:“而观茂文此句,是长流水,是万全策,此为道,能超脱泥古之辞,虽短小,却精悍,吾评为第一,诸君还有异议否?”
大佬都这么发话了,还能有什么说的?
更何况,仔细想来,似乎的确是这个道理。如此一来,所有人看沈郁的眼神就越发怪了: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从未听闻的家伙,居然三下五除二,把一县的天之骄子打得落花流水,这家伙,该不会是海瑞特意请来拆台的吧?
身为忧国忧民的官员,海瑞思考得更多。
少年强则国强,其实只是一个方向,并没有任何具体的措施。
但沿着正确的方向去,无论使用什么交通工具,总能到达目的地。或许,今后自己也可以在这句话上找找灵感,思考施政的措施了……
海瑞眯起了眼,看沈郁的眼神越发柔和了,没想到啊没想到,本来以为是捷才,现在看来,居然是个高人!
这一刻,海瑞跟徐良族显然分属同一阵营,坚定不移地维护沈郁高人的形象……
不过,后者要更狂热些,在沈郁中榜首且得到王阳明首肯后,徐良族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暗暗思量自己是不是该把部分家产给卖了,全心全意追随大仙才是……
沈郁自己当然是有些无语。
天见可怜,他那时候是真的被逼急了,啥也想不出来啊!
于是果断做了文抄公,把梁启超大神的雄文拿了过来,可惜,只来得及写一句。
好在,古代文人就是内心戏多,自己只用起个头,他们自己就能把后面的细节给补充地完完整整,毫无逻辑漏洞,自圆其说,哪像后世的网文读者啊,开个坑要是不填,直接就威胁寄刀片,哪怕是断章,也会抓耳挠腮,茶饭不思。
“榜上有名者,来。”
王阳明解释完毕后,向海瑞微微颔首,示意剩下的考核由他自己完成。
十个人一字排开,有的是兴奋,有的是忐忑,还有的是眼睛变成了铜钱的形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