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8.八子负屃(fùxì),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9.老九螭吻(chīwěn),又名鸱尾或鸱(chī)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其他: 饕餮:四凶之一,原为缙云氏之子。[9] 貔貅:带有祥瑞之气的一种神兽。 产生背景编辑 早期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生存,还不能独立的支配自然力,也不能解释自身来源,对自然界充满幻想、憧憬乃至畏惧,崇拜各种比人类更强大的自然或超自然力量,这就是图腾和鬼神产生的社会基础。[10] 蒲牢 蒲牢 龙图腾形成的原因,一种说法认为源自黄帝的釜山合符。《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在打败炎帝和蚩尤后,巡阅四方,“合符釜山”。这次“合符”,不仅统一了各部军令的符信,确立了政治上的结盟,还从原来各部落的图腾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组合起来,创造了新的动物形象——龙。 从此,中原大地上各个部族有了共同的龙图腾,统一中华文明的历史就此开启,因而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 这个故事虽然完美解释了非自然界原始存在的龙怎样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祖先,但史前文化遗址中龙形象的发现,使它不攻自破。 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龙图腾是由其他动物图腾演变而来的。早期比较具有广泛代表意义的是“蛇演变说”,当蛇演变为龙后,我们自然也变成了“龙的传人”。[10] 但在实际上,龙的传人这一说法直到五四之后才流行起来。 历史起源编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