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土生土长的资本家(补2)-《帝国崛起》


    第(2/3)页

    有了应娘圆场。陈燮的脸色好看多了,哼了一声道:“还不坐下?”常成这才坐下,这些年靠着大发钱庄的买卖和美洲货,常成与察哈尔部落的买卖做的很火。黄太吉两次征讨察哈尔,别看林丹汗也挂掉了,察哈尔也被编为蒙古八旗了,买卖还是在继续做。随着清军在香河吃了败仗之后,原本已经投降的察哈尔各部落,又开始萌生了反抗的念头。

    常成作为他们的老朋友,与一些主要部落都有密切的来往。提供了大量的粮食、茶叶、登州产武器装备等等,现在常成已经取代了范文程,成为了蒙古草原上最大的晋商,每年向登州营提供一千多匹战马。

    常成和草原交易,陈燮是支持的。可惜林丹汗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家伙,这帮人没干过黄太吉。对此陈燮也没太多的遗憾,本来就没指望他们,能弄到战马就满足了。

    问题是,这一次常成玩的有点大,居然跟李自成做上了买卖。开春的时候,李自成派田见秀去了太原,冒充商人见到了常成,提出采购一批军械、盐、粮食的大单子。总金额约为三十万两银子,这笔买卖不小,常成没能忍住高额利润的诱惑,居然真的做成了这笔买卖。

    “你跟流寇是怎么完成交易的?”陈燮真的很好奇,这家伙是怎么跟流贼做成的买卖。

    “这个,通过陕西官兵的关系,把货运到谷府,在城外交易。一共两千副锁子甲,钢刀两千,还有一些粮食和盐。先后交易了三次,这不小的就到济南来了。”常成说的很简单,实际上就是这么简单。

    官兵和流寇之间的关系很奇妙,很多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先不打,派人谈判。流寇要去哪,官兵放条路,多少银子之类的,谈好了,大家都做个样子,完事。这种事情在陕西和陕西非常多,很多时候流寇就是靠着收买官兵才跑掉的。

    三次交易之后,李自成有点兵强马壮的意思了,登州产的锁子甲和钢刀,对阵明军一点不差。就算被孙传庭教育了一通,他的主力还在,掉头往南跑,又是一条英雄好汉。

    “你说说,到底是怎么想的?”陈燮还是决定听听他的想法再说,毕竟常成还算得力,做事比较靠谱。常成早有腹稿,立刻解释道:“小的觉得吧,流贼手里有大批的金银珠宝,在他们的手里真是糟蹋了。这买卖,咱不做的话,还是会有人去做的。这可是三十倍的利!”

    登州产的锁子甲是个什么本钱,陈燮心里很清楚,不超过一两银子,给常成的价格好像就是二两银子。也就是说,这货把一副锁子甲至少买了个五十两银子。挣了银子的常成,每半年一次,把银子运到登州,换成银圆拉回去。三十倍的利润啊,别说常成了,就算是陈燮自己都动心了。难怪马克思说,资本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每一个毛孔都留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真是太有道理了。

    没有资本家,就没有资本主义,陈燮辛辛苦苦的折腾,不就是想把大明引导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么?其实社会主义也不错,不过在大明这个太不现实了,在大明也找不到一群坚定的革命者来推动这个伟大的事业,只好将就一下。

    指望资本家有良知这种东西,则更不现实。要说无耻的程度,这帮人比大明的缙绅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所谓,恶人还的恶人磨啊。
    第(2/3)页